精彩导读
让教师学会“玩”,学校才有“诗”和“远方”。学校生活的一切都是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基,我们为何不能说,教职工在学校工作的一切同样也是为他们晚年幸福美好的生活奠基?
小编说
当红得发紫的学生“核心素养”被概括为“会玩”时,老师会不会“玩”是否有人关注?
有没有想过:老师的晚年,会幸福吗?
我们要创造条件让教师们有更多的时间走出课堂,到操场上去、到舞蹈房去、到舞台上去“玩”,以自己的“玩”带动孩子们的“玩”。在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柳袁照看来,让教师学会“玩”,学校才有“诗”和“远方”。
柳袁照提出让教师会“玩”,源于两件对他触动很深的事。其中一件事,是学校的一位老师,在退休的短短几年间,竟然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前段因为走失,寻人启事还上了微信朋友圈。
这件事也让他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校方在鼓励教师专业发展、敬业奉献的时候,忘了保护、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那些似乎与学科教学联系不那么紧密的兴趣爱好。所以,当他们退休了、空闲了,单位与家庭都不需要大量付出的时候,寂寞、孤单或许就与他们相伴了。
“学校生活的一切都是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基,我们为何不能说,教职工在学校工作的一切同样也是为他们晚年幸福美好的生活奠基?”柳袁照说道。
让老师会“玩”,学校的成绩咋办?
理想很丰满,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玩”、老师也“玩”,学校还有出路吗?
“诗和远方”与考试分数二者完全是可以双赢的,这并不是一道“单项选择”。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李兴旺认为,教师会不会“玩”,是直接关乎教育教学效果的大事。
一个会“玩”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能够以较强的融会贯通能力和运用与创造的意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一个会“玩”的教师,会将审美意识和人格塑造贯穿于学科教学和教育活动之中,这样的教育摆脱了应试意识的束缚,而指向人的健全发展。一个会“玩”的教师,不管是教课还是带班,都会自然地让学生“玩”起来,从而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其教学与班级管理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有的时候政府需要我们学校有效率和效益需要考试获得高分,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也是需要的。对于应试教育,柳袁照并没有抱着偏激的看法。但是,他提醒道:我们要记住,这仅仅是我们办学的一个合格的标准,一个底线的标准。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决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学科上。教师的学识涵养,教师的灵性悟性,教师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影响是不经意的,是潜在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或许会大大超过所谓严谨的、严肃的学科专业影响。
柳袁照甚至在学校里提出这样的要求,让老师们学会“玩”。他说,要让教师学会“玩”,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其积极性都不能低估。对他们自身的生理、心理健康大有好处,这不只是现在,更体现于将来。对学校全面、健康地推进素质教育也有积极意义,体现于当下的学生发展,更体现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我们要创造条件让教师们有更多的时间走出课堂,到操场上去、到舞蹈房去、到舞台上去“玩”,以自己的“玩”带动孩子们的“玩”,从而呈现学校真正的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美妙状态。
让教师学会“玩”,更要让教师知道“玩什么”
校长倡导教师学会“玩”,体现对教师个性、特长的尊重,但是教师“玩什么”和“怎样玩”也应当引起校长的关注。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王营在谈及实践层面时这样说道。“玩”字加了引号,表明教师的“玩”绝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玩”。
其一,要引导教师分清哪些是健康的兴趣爱好,哪些是不健康的兴趣爱好
凡是对教师专业成长和身心健康有利的兴趣爱好,校长都要毫不犹豫地支持,对于那些不健康的兴趣爱好,校长帮助其分清利弊,并做好正面引导。
其二,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展示特长的空间
一所学校,教师队伍中往往人才济济,校长要利用好这些资源,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特长,让他们有用武之地。可以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开设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为他们提供展示特长的舞台,进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一名物理教师,业余时间喜欢剪纸,作品曾获全国大奖,学校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专门为他建立了“剪纸工作室”,并让他开发了“剪纸”校本课程,目前他辅导的学生多名获省级以上大奖。
其三,要处理好“主业”与“副业”的关系
无论如何,教师的主业仍然是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不能因为发展个人的业余爱好,荒废了自己的教学主业,影响了学科教学质量。
校长派独家文章
○校长领导力系列① | 陈永平:提升教学领导力,给学生能“自我生长”的知识
○独家 | 罗崇敏:中国教育为何“富不出素质,穷不出精神”(根据即兴演讲整理)
○独家 | 卓立:敢为教育先,史家小学“后现代化”学校落地生根
| 根据京师书院BigData、蒲公英评论综编
| 来源:校长派
| 更多内容请关注:xiaozhangp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