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博物馆学专业
对于博物馆,大家并不陌生,大中城市一般都有这种文化机构。它里面保藏的是有关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文物资料或标本,是一个城市对人民进行教育和宣传,获取新知,提升自我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学就是研究涉及陈列的诸多问题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研究博物馆陈列实物的利用、博物馆保藏的历史和组织管理,博物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博物馆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既对所陈列的物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 解,又具有陈列方面的专门知识,比如美学、受众心理学、艺术设计等知识,研究如何按一定的主题思想、主题结构,经过科学的、艺术的手段组合而成的陈列内 容,从而更好地为大众提供文化教育和文化休闲服务。
关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趋 势,通过下面一组数字可以一目了然:目前全国博物馆数约2000个,以13亿人口计,平均65万人拥有1个。馆内拥有藏品总量约为800万件。而美国国立 历史博物馆即有藏品1800万件,仅此就等于我国所有博物馆馆藏总量的1倍以上。英国不列颠博物馆馆藏400万件,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馆藏300万 件。我国馆藏最多的故宫博物院也不过100万件,其他大馆和省馆充其量就是十几万件。上海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所以,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距离的中国,博物馆专业学生就业前景是一片光明。
主要课程
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管理、物质文化史、文化人类学、文物学概论、文物管理与法规、中国历史地理、古代工艺美术、民俗学、艺术史、考古学通论、文物与考古技术、文物保护基础等。
就业目标
研究人员: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以及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
八、会计专业
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注册会计师7万多名,而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这个数字还差了至少35万。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使注册会计师成为未来几年我国炙手可热的人才,尤其是熟知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会计师。
记者了解到,每年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届毕业生月薪大都在五六千元,再加上丰厚的奖金,年收入会超过10万元人民币。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年薪则在20万到50万元人民币之间。
九、网络传播专业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
由此可见,我国互联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我国的传统媒体,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台也都纷纷上网,建立自己的电子版或网站。以2008年8月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为例,《人民日报》下属的人民网在当日内的访问量就突破了5000万,而对奥运会开幕式报道的点击达1.3亿人次之多。市场研究机构的调查分析,和因特网相关的信息传播及报务行业是我国目前发展势头最好、经济效益最高的行业。相关分析数据表明,全国这类人才的缺口近100万,单网络媒体的人才缺口为3-5万人,而高校每年培养不足1000人。会采、能编、懂技术的网络传播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网络传播事业发展的瓶颈。由于一是目前国内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较少,二是该专业技术含量高,三是该专业为数不多的毕业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就业率,所以该专业就业前景非常看好。
十、旅游、外事服务
这个专业的特点就是面向第三产业,而众所周知,第三产业在我国的就业面还是占有相当大一个比重的。第三产业的提供的岗位流动性大,人才缺口也很大。所以,毕业生有很大的选择性。除去专业比较对口的机场、火车站的岗位外,企业所需的一些接待服务工作比如前台服务、接待等工作也比较青睐于招聘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毕业生。但是,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还是要不断提高自己,才能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