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专业主要课程
电子政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是基础知识广博、深厚,专业知识精练、实用,相关学科专业知识面宽阔。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英语、毛泽东思想、哲学、体育等。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模块:
公共行政
这个方面的知识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渗透,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行政组织学、公务员制度等课程。
信息技术
电子政务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背景,在计算机专业知识、信息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到电子政务领域,侧重电子政务系统。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电子政务网站的建设等。
电子政务
主要培养学生利用电子政务知识和相关技术来实现和使用某个专业领域的电子政务系统。主要包括:电子政务原理、政务信息管理、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电子政务案例分析(实践)、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实践)、政府经济学等。
电子政务专业后具备的能力
培养德、智、体、美等发展的、能够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需要的、掌握电子商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电子商务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能在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机构、网站、企业从事电子商务实际工作、具有“高人文素质、高科技水平、高实践能力、高创新精神”的科技应用性专门人才。
电子政务专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企业电子政务的策划、运营、维护与管理的相关业务岗位。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的策划、建设、运营、维护与管理;各类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电子政务管理的岗位;金融、保险、海关等行业电子政务网络服务、维护与管理岗位;各地区的社区服务、物业服务、家政服务等信息网络化业务及其管理岗位。在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电子政务的策划、运营、维护与管理的相关业务岗位。平台维护、网上营销和网页设计、信息编辑等相关工作。